健康管理学院,原名公共服务学院,是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为适应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于2019年1月成立的二级学院,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。
一、专业设置情况
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“一老一小” 政策,紧跟徐州地区康养托育产业人才发展规划,补齐康养托育行业的人才缺口。我院聚焦“一老一小”民生工程,开设了幼儿教育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(高职)、健康与社会照护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(高职)四大专业,培养从事养老、托育的高技能人才。
二、硬件设施
学院办学基础扎实、教学资源丰富,按照现代化、高规格、高标准的指导思想,已建设并投入使用18个专业实训室,包括舞蹈房、电钢琴实训室、声乐教室、钢琴练习室、手工实训室、幼儿园环创一体化工作站、幼儿园模拟教室、美术实训室、基础护理实训室、母婴护理实训室、养老护理实训室、康复护理实训室等实训场所。目前已建成徐州市市级养老护理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。
三、师资情况
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潜心教研、专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。勇于创新、勤奋进取,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,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管理经验,成为教学不断创新的有力保障。
现有护理、艺术教育、学前教育、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共29人,其中高级职称6人,副主任护师职称3人,硕士研究生17人。同时拥有 “江苏省专业带头人”3名、“江苏省德育带头人”1名。
此外,还聘请了一批来自行业企业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。教风端正,治学严谨,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、先进个人等称号。
四、校企合作
学院重视校企合作,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,与徐州红黄蓝幼教集团、徐州金陵幼教集团、徐州英皇幼教集团、徐州飞扬幼教集团、徐州九如城康养中心等2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教学合作,探索育婴员、养老护理员等工种的新型学徒制培训,与徐州幸福园普惠养老服务中心共建产业学院,实现产教深度融合,校企双元育人。
五、学生管理
学生管理工作秉承“以人为本,德育为先”理念,大力开展三全育人,在引导学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把德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和专业技能有机集合起来,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,塑造良好的班风、学风,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,持续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。其中特色做法包括:
1.将徐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校,建成剪纸艺术工作室、香包艺术工作室,培育多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。
2.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成立种太阳志愿服务队、香包文化传承宣传服务队,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获得省级优秀志愿团队称号。
3.通过文化艺术活动锻炼艺术素养。师生共同策划拍摄的短视频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获得省级特等奖。
六、社会服务
学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。不仅承担学历教育工作,还积极研发并投入社会职业培训,2021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(育婴员中级)共98人,开展承诺制培训211人,2022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(养老护理员中级)167人,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师资上岗培训623人。2023年联合民政局、苏山社区等联合开展大批商品营业员、养老护理员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。
2024年我院开拓社会培训新局面。在养老人才培养方面,我院成功申报成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、健康管理师、社群健康助理员等工种的培训资格及报名点,在省预防医学协会的指导下,面向社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,累计培训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高级工60人次。2024年1月,我院面向徐州市经开区、睢宁县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共计128人次,8月-12月期间面向徐州市泉山区、贾汪区开展养老护理员初、中级培训项目,共计培训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100人次。在托育人才培养方面,在省妇幼保健协会的指导下,我院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三级、四级的培训,共计培训80人次。